科研进展
  • 青岛能源所揭示出磁场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型转变规律

    根据磁场和操作气速施加的顺序不同,磁场流化床有“先加磁场”和“后加磁场”这两种操作模式。为了揭示这两种操作模式下的流型及转变规律,青岛能源所多相反应工程研究组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工作。

    2019-02-28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 “油脂结构定制化”的微藻细胞工厂

    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辛一、申琛等人在微拟球藻中又发现了两个全新的DGAT2蛋白元件,它们均在叶绿体上参与了TAG组装,却分别对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亚油酸(LA)具有特异的底物偏好性。继而通过在微拟球藻中调节上述DGAT2的转录水平,实现了TAG分子上EPA和LA组成的理性控制

    2019-02-28
  • 青岛能源所揭示丝状产油微藻异养条件下产油机制及其促进策略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小型黄丝藻在光合自养和异养条件下的细胞的生长、各生化组分的含量、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特征来研究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代谢差异。

    2019-02-28
  • 青岛储能院在下一代高能锂电池电解液和黏结剂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

    青岛储能院深入发展 “电解液功能添加剂协同联用”策略,实现大幅提升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性能目标,如高电压钴酸锂/石墨全电池体系(Energy Technology, 2017, 5, 1979-1989)和5V高电压镍锰酸锂/石墨全电池体系(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8, 8, 1701398)。

    2019-02-28
  • 青岛能源所首次发现石墨炔可作为主体材料应用于钙钛矿电池

    在李玉良院士的指导下,青岛能源所酒同钢团队首次将石墨炔作为电池活性层的主体材料,当石墨炔活性材料含量为25%时,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最高可达21.01%。研究发现,当石墨炔作为主体材料时,石墨炔丰富的π电子与钙钛矿前体溶液中的铅有明显的配位作用,从而延缓了钙钛矿的结晶速度,实现大晶粒尺寸、较少晶界、高结晶度的完美结合。在实现光电性能提高的同时,迟滞效应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2018-11-20
  • 青岛能源所发布首台“临床单细胞拉曼耐药性快检仪”样机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蔓延这一“世纪危机”。为了推动全社会合理使用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WHO)自2015年以来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确定为“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World Antibiotic Awareness Week, WAAW)”。在2018年WAAW来临之际,青岛能源所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国内外首台“临床单细胞拉曼耐药性快检仪”(Clinic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manometry; CAMR-R)。该系统通过重水标记单细胞拉曼光谱,不需细胞扩增而...

    2018-11-20
  • 青岛能源所提出“微生物组影响指数”

    苏晓泉副研究员率领的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生物信息研究组开发了微生物组搜索引擎(Microbiome Search Engine; MSE; http://mse.single-cell.cn),实现了大规模“群落对群落”式的微生物组搜索和数据挖掘。MSE实现了基于菌群结构或功能相似性的快速比对。在百万样本量级数据库中,计算所有菌群之间的两两相似性,从而重建全局性的菌群数据空间构像,传统算法需230天,而MSE只需半天。进而在全局数据空间中对目标菌群进行精确定...

    2018-11-20
  • 青岛能源所研究人员揭示微生物中一类转座元件的独特移码机制

    青岛能源所代谢物组学研究组针对热纤梭菌等非模式微生物,前期开发了高效遗传操作平台,包括基于嗜热二类内含子的定向基因敲除工具和基于同源重组的无疤基因组编辑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系统研究了热纤梭菌及其纤维小体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机制。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