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梁汉璞研究员带领的能源材料与纳米催化研究组,在利用可循环再生的生物质制备Fe1单原子(Carbon, 2020, 157, 614-621. DOI: 10.1016/j.carbon.2019.10.054.)和Fe1Pt1双单原子(ACS Sustain. Chem. Eng. 2021, 9, 1, 189–196. DOI: 10.1021/acssuschemeng.0c06558.)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一种步骤简单、过程环保的合成方法用来制备具有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棒负载的Fe单原子催化剂(图1a)。
2021-02-07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发布了第二代微生物组搜索引擎MSE 2(http://mse.ac.cn),以支撑更全面、更深入、更便捷的菌群大数据挖掘。该项工作于1月20日发表于mSystems(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
2021-01-25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从2010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原位固态化技术。2016年,该技术中心借鉴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思路,将碳酸亚乙烯酯原位固态化构筑了聚碳酸亚乙烯酯一体化固态聚合物锂电池,显著提升了界面相容性和循环稳定性(Adv. Sci., 2017, 4, 1600377;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13588-13597;ZL201610208379.4;ZL201610208378.X)。
2021-01-23单细胞中心生物信息研究组提出了Meta-Apo算法,通过挖掘WMS数据和16S rRNA扩增子数据之间的同构关系,利用少量WMS和16S rRNA数据对(即同一个菌群样本分别进行WMS测序和16S rRNA扩增子测序)进行训练,来实现对大规模16S rRNA扩增子测序样本的菌群功能校正(图1)。
2021-01-21青岛能源所梁汉璞研究员带领的能源材料与纳米催化研究组,在利用可循环再生的生物质制备单原子的基础上(Carbon, 2020, 157614-621. DOI: 10.1016/j.carbon.2019.10.054.),提出一种价格低廉、环保且可大规模生产的Fe/Pt双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图1)。
2021-01-20单细胞中心Maryam Hekmatara等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雷帕霉素的互作为例,开发了重水饲喂单细胞拉曼光谱肿瘤药敏快检技术(D2O-probed CANcer Susceptibility Test Ramanometry;D2O-CANST-R;图1)。
2021-01-15青岛能源所崔球研究员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和天津科技大学的相关科研人员合作,以水溶性广谱抗生素——盐酸四环素为模型药物,基于前期对CNF和聚多巴胺(PDA)复合材料对改善药物缓释和促进伤口修复的研究
2020-12-23青岛能源所咸漠研究员带领的材料生物合成技术中心基于“剪刀石头布”策略实现了免筛选标记/质粒消除步骤的多轮基因编辑方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高影响刊物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