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兼具锂、钠、钾优异存储性能的三维硅取代石墨炔

     近日,青岛能源所黄长水研究员,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李玉良院士合作,开发制备了一种硅原子取代的三维石墨炔材料硅-钻炔(Si-DY),这种硅取代石墨炔材料具有明确的骨架构造,是由sp3杂化的Si原子通过直线型丁二炔键链接构成稳定的三维多孔类金刚石骨架。

    2021-11-12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具有超高储锂性能的三维锗-碳炔材料

    青岛能源所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制备了一种由线性丁二炔键通过sp3-杂化锗原子构成的类金刚石骨架的三维多孔材料—锗-碳炔(Ge-CDY),并对其电子结构,带隙及锂存储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Ge-CDY具有优异的离子转移和扩散性能,超高的理论和实验比容量(2701和2340 mA h gˉ1),并在锂离子电池中实现了超长循环稳定性和卓越的倍率性能。上述结果表明三维锗-碳炔类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021-11-06
  • 青岛能源所基于限域热转化策略合成单原子催化剂

    近日,青岛能源所王光辉研究员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开发了一种限域热转化策略合成了氮掺杂介孔碳球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此策略首先采用软模板法合成了以金属纳米簇为核、介孔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型介孔聚合物球(M-NCs@NMPS),随后经限域热转化过程将其转化为氮掺杂介孔碳球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M1/NMCS)。

    2021-11-01
  • 青岛能源所提出空间多尺度的碳足迹核算通用性框架与模型

    近日,青岛能源所田亚峻研究员带领的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团队,首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标准框架(ISO14040,2006年)的基础上全面融入地理信息,提出了耦合地理信息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框架——GIS-LCA。这一升级框架将突破现有LCA方法在识别空间异质性方面的固有局限性。

    2021-10-29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利用诱导沉积制备薄层无枝晶金属锂负极的新方法

    近年来,青岛能源所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利用富碳结构石墨炔分子中大量分布的活性炔键以及微纳孔结构等独特性质,将石墨炔及其衍生物应用于金属负极保护,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石墨炔在金属铝负极表面可以有效降低铝锂合金的沉积电位,抑制锂在铝负极界面的快速无序沉积,缓解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铝负极的粉化失效;利用三维结构石墨炔碳骨架的亲锂性和导电性,可以在铜集流体表面实现稳定的、无枝晶的金属锂沉...

    2021-10-18
  • 青岛能源所开发金属离子诱导MXene凝胶化-硫化策略制备高效电还原氮气合成氨催化剂

    近日,青岛能源所的低碳催化转化研究组,在前期无金属氮掺杂生物质多孔炭材料(Catalysts 2020, 10, 353),双界面锡异质结纳米结构催化剂(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2021, 13, 15270)用于室温电化学氮还原,以及开发MXene基纳米催化剂(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 27323)用于光催化有机转化的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金属离子诱导MXene凝胶化-硫化通用策略成功制备了硫掺杂MXene负载金属硫化物...

    2021-10-11
  • 青岛能源所揭示陆源除草剂输入对藻菌驱动的近海碳汇潜力的负面影响

    青岛能源所张永雨带领的海洋碳汇与能源微生物研究组通过对黄、渤海内22种除草剂的调查揭示离岸100公里近海范围内除草剂检出率高达100%,且有较高的稳定性,最高值出现在河口区域,浓度最高的为陆地上广为使用的三嗪类除草剂,呈现春季近海除草剂浓度高于秋季的现象。

    2021-10-08
  • 青岛能源所发现蒽醌类天然产物开环新机制

    青岛能源所微生物制造工程中心研究人员针对土曲霉地曲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关键基因GedF和GedK展开了研究,发现了一类双酶催化的蒽醌双加氧开环新机制,相关成果已以“Bienzyme-catalytic and dioxygenation-mediated anthraquinone ring opening”为题,在线发表于最新出版的化学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