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青岛能源所利用微生物合成萜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代谢工程策略

    萜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是两种种类非常丰富的天然产物,广泛应用于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以可再生糖为原料,通过代谢工程策略,以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这两种化合物,产品附加值高,是当前生物化工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这些化合物的微生物合成都受一些共性问题的限制,如前体和辅因子供应不足、代谢途径过长、代谢支路干扰和产物毒性强等问题。

    2020-04-25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新型双功能铁纳米杂化结构催化剂

    烯烃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反应,其氧化产物包含醛、酮、1,2-二酮、环氧化合物等,这些氧化产物在合成香料、医药中间体以及涂料、油漆等方面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传统烯烃氧化反应方法(如:臭氧氧化、Wacker氧化、Lemieux-Johnson氧化、烯烃环氧化等)往往需要使用储量低、价格昂贵、毒性大的贵金属催化剂,或者需要当量甚至是过量的重金属、高碘化合物作为氧化剂,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催化活性低、选择性差,严重制...

    2020-04-07
  • 青岛能源所提出不对称拆分聚合制备手性聚合物新策略

    手性科学与生命科学、人类健康、材料技术和国民经济密切相关。源于生物大分子(DNA、蛋白质等)的启发,科学家们发现手性现象也是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征之一。

    2020-04-05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催化剂

    利用可再生电力驱动CO2电催化还原为甲醇、甲酸等高附加值化学燃料,在解决CO2过量排放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间歇性电能向化学能的直接转化,对控制碳平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意义重大。

    2020-03-28
  • 青岛能源所发现细菌酸耐受性新机制

    对于细菌来说在酸性环境中的生长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会在宿主消化道内定殖并引起疾病,而它们在侵染宿主的全过程中都要抵御外界的酸性环境:人的胃部呈强酸性(pH 1.5-2.5),被认为是宿主防御肠道致病菌的第一道屏障;而小肠内呈弱酸性(pH 4-6),大肠杆菌等会在这里快速繁殖并致病。目前已知的大肠杆菌酸抗性系统有五种,它们可以维持大肠杆菌在pH 2左右的环境中存活数小时,但却对大肠杆菌在pH 4-6条件...

    2020-03-24
  • 青岛能源所揭示蓝细菌适应高盐逆境深层机制

    蓝细菌,又称为蓝藻或蓝绿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它们能通过植物型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各类碳水化合物。研究发现,很多蓝细菌在高盐环境下在细胞内合成并积累蔗糖等小分子化合物来抵抗逆境,然而,相关调控机制仍未被清楚揭示。

    2020-03-22
  • 青岛能源所揭示钙钛矿溶液的老化过程及解决方案

    在溶液法制备钙钛矿薄膜前,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搅拌来确保前驱体充分溶解,在将来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这个过程可能更长。因此,我们需要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成分保持稳定。对甲胺铅碘单一体系,只要溶液体系足够密封,材料本身还是非常稳定的。

    2020-03-20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基于微生物组大数据的疾病检测方法

    微生物组具有服务疾病诊治与生态监控的巨大潜力,但是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如何通过菌群检测实现快速精准的疾病诊断呢?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发明了基于菌群大数据搜索的疾病检测方法,为此共性问题提供了原创的解决方案。

    2020-03-19